大学教育二百年之纠结——培养专才还是通才?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8/8/13 10:55:49   阅读:4491次 

  我们要把学生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直是教育界时常讨论的话题。就培养目标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课程应该学以致用,所学知识应该能适应社会需要。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批判重视理论研习是“钻牛角尖”,“理论脱离实际的象牙之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的有时像个怪人,有时人跟一个白痴差不了多少……。”

  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应该使学生掌握某个专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特别是研究生阶段,更注重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持此观点的人往往批判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是“急功近利”,“职业技能不是学术”。早在1809年和1830年,英国曾就大学教育的方向进行过两次大辩论。1809年批评家艾其华绥(R?L?Edgeworth)对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育提出:“知识是否有用,要看其使用价值。”而这一“富有战斗性”的论点提出,在英国教育界掀起长达二十年的历史大辩论。张泰金先生在他的《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书中写道:“这些批评发表以后,引起了牛津大学及保守派们的大肆反击。他们为古典课程辩护,认为古典学科对公职人员有用,经过古典学科和逻辑学训练的学生有能力应付生活中各种问题。他们尤其强调教育是为了提高素养,学习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张泰金在介绍1849年新任都柏林贝尔法斯特女王学院院长纽曼(J.H.Newmann)的观点时这样写道:“纽曼认为真正的知识是通用知识(Liberal knowledge),是绅士先生的知识。专业职业性知识(Professional knowledge)不属于通用知识范畴。有两种教育方法,一种是哲学性的,发展人的思维,另一种是机械式的,是具体的,外在的。知识越是具体、专业化,也就不成为知识了,而成了培养奴隶式劳动(Servile work)。只有通才教育才能培养出绅士,才能使他们具有才智、趣味高雅、坦率公正、沉着冷静,在待人处世中行为高尚,彬彬有礼。培养这些品质就是大学的责任。具有这样的品质便能有益于社会,有福于世界。”

  张先生在介绍纽曼(J.H.Newmann)观点反对者赫伯?史宾塞(H.Spencer)得立场时写道:“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为我们获得完美的生活作准备。评判教育课程的唯一合理的标准就是看它的这种作用的发展程度。……那么为什么知识最具有价值呢?——唯一的答案是——科学。为了维持生计、健康,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为了尽父母之责,最合适的知识来自——科学,为了解过去与现在,否则公民不会懂得如何处世,不可缺少的钥匙是——科学;追求最好艺术的享受,和发展最完美的生产,都必须做充分准备,仍然需要——科学。即使是出于锻炼——智力上、道德上、宗教上的—最有效地学习还是——科学。

  第三种观点则以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为代表:“……让我就当前关于高等教育中这场大辩论说几句话。教育界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分歧,古代语言、现代科学和文科之间的争论,普遍教育是否就是古典教育—让我用一个更巧妙的词——是学文科呢,还是学理科……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回答;为什么不能两者都学呢?……。”以上情况向我们传递了如下信息。一、关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即素质信息与职业教育的争论古已有之,早在中国清嘉庆年间开始,至今已有近200年之久。二、教育目标的大辩论至今尚未得出一个孰是孰非的明确的结论。三、大学每时每刻为自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围绕,教育界始终为培养目标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

  少白认为,大学的分层次的招生和教育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例如中国美术学院层次分明,多重结构的教学模式。使各种社会各界均可以满足对设计和美术人才的需要。从附中、三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四年制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另加继续教育学院的成人教育层次。办好个层次的教学的关键是摆好各教学层次位置。附中教学不以大学教育模式的摹本,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本科教育以强调学习较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兼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侧重强调培养理论研究能力。所以理清这些分层教育结构,我们的争论就变换了场合,就不会泛泛而论,教育目标和内容更容易找到各自的层次。二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均迈步走向大学的多层次教学结构。

 
 
   
数字校园    俯瞰工商     VPN登陆    图书馆藏    内部综合信息网    电子校报    人才招聘    校园文化    党务公开    教学成果     农工党山西工商学院委员会
 
 

Copyright 山西工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龙城校区:太原市坞城南路99号 北格校区:太原市北格镇紫云路36号
全国咨询电话:0351-7965790  7965795  7965792  2933798
(晋)ICP备0500559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5020506 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