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第一次专题研讨会
1月8日,我校在博言堂召开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第一次专题研讨会。全体在校领导,科级以上干部参会。王臻荣副校长主持。
牛三平校长讲话
王臻荣副校长主持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孟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科研建设、竞赛建设等十一方面的建设内容以及举措探讨了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在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上的思路与方法。商学院院长王卫东介绍了商学院正在推进的“产学研项目”建设工作,并从产学研一体化、融入地方经济、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侯安平介绍了金融学院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建设举措。会计学院院长李高奎表示将从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力度、建立校内会计和审计工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把会计学院打造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向真提出要加强思政建设、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师资队伍,加大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志锋谈了对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认识,打造我校办学竞争力的措施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着力点。教师工作处副处长亢敏表示将从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成长、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改革等方面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科技处处长周海潮指出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需要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水平的服务队伍。图书馆馆长孙晓燕表示图书馆将以改革管理、创新服务为基础,以学科服务资源构建和人才培养、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创新培养为重点,创新文献服务内容,创新阅读推广项目,创新数据统计管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馆员队伍。
董事长、校长牛三平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汇报进行点评,并对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所做的工作和思考予以肯定。同时,他指出了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十个“高”: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大思政”育人走在全国民办高校前列,一体化育人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应用型办学定位全面落实到位;三是建成高素质人才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健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教研、科研成果位列区域同类院校前茅;四是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进入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方阵;五是办学条件超过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信息化建设体系完备,进入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六是形成优良学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凸显;七是文化育人彰显工商特色,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的标杆;八是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保持全省高校领先,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九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人人关心、人人重视、人人贡献的质量文化;十是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逐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成效明显。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对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进行深入思考,找准标杆,定好标准,有的放矢。各部门要加强理论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研讨,围绕学校主旋律发声。同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合贯通,教会学生做人,做为人的终生幸福服务的人。
副校长王臻荣介绍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意义。他指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过标志着我校发展踏入新阶段,我们对学校新的办学目标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升华,对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的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当然,也要充分认识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艰巨性,希望大家能利用民办高校的优势和机制,在建设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过程中有大胆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