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学部基本情况
机构: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教学秘书)、科研秘书、资产管理员、图书资料管理员、三个教研室、两个体测中心
二、人才培养理念及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全面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
以体育教学、科研、运动竞赛训练、群体活动、校运会等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们树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的体育教育观,强化知识、技能、素质及精神、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
使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诸多现代教育素养得到渗透和提升。
我部现有教师基本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我们通过“体育高级研修班”活动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通过系统的教研活动、赛奖,资格认证等提高教学能力及业务层级。
特别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意识。充分认识体育教学活动是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锻炼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思想;使“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秉承《奥林匹克宪章》所强调的人生哲学,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现代人的精神气质。
三、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
我们从2016年开始探索和实践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遵循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尊重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为导向,以课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系统化分类俱乐部管理为依托,打造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工商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
我们采取大俱乐部制分类管理,即普选俱乐部和竞训俱乐部,分别开设了15—20个教学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2—3个项目学习。同时我们积极进行课程内涵建设,开设了定向运动、素质拓展等新兴项目,项目设计更具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团队化等未来属性。课程建设同时兼顾选项+田径综合练习+体能素质练习模块的“项目优化组合”特色教学。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亦强化了素质练习,克服忽略田径、边缘化田径的现象蔓延。同时强化和落实了过程性考核。通过上述措施保证了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都超过85%。
近三年发表论文84篇,校级课题立项26项,省级课题4项,获国家级奖2项,“把工作变成教学成果”。
四、竞赛训练和群体活动
近三年以来参加省级体育运动比赛,获得健美操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运动舞蹈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武术1个团体一等奖,3个个人一等奖,两个个人二等奖;男子篮球第五名;男子足球第五名;健身瑜伽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等成绩。
组织了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及群体活动:校园马拉松、色彩跑、阳光体育月跑(3000余人参加)等; 开展“健康工商”体育文化主题宣传结合“三牛大满贯”马拉松赛事及“阳光体育”月跑形成我校特色赛事。校运会:综合性 、创新性。开设项目包括: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径赛项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4*100米等)、田赛项目(铅球、跳高、跳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