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课程标准建设指导意见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11/20 17:29:36   阅读:586次 

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结构与水平,明确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体现各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用以规范和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献,是衡量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使用教材的准则,也是学校对各门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一、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原则

1.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的建设要突出素质教育和强化应用的教育理念,既要遵循本科教育的共性要求,更要强调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在知识结构的设计上,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知识;在能力结构的设计上,既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的设计上,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符合课程特点的原则。构建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标准,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正确处理本门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方法和能力方面,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本课程内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的研判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素养上,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严瑾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

3.实施对象的成长性原则。课程标准的建设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要根据当代青年学生善于多维思考分析、追求自主性选择学习、注重探索创新等特点,把大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与能力的重要成长阶段,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建设的要求

1.掌握学科发展水平。课程标准的建设必须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明确纳入课程标准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本学科、课程相关的思想观念、情感、智力和能力,确定需要吸收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2.研究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心理准备和认知特点。课程标准的建设要结合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从学科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心理顺序的结合方式上,建立本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逻辑架构。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标准的建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动画演示和虚拟实验等方法,加大教学信息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展研究性教学。课程标准的建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确定研讨课题、制订研究方案、组织交流研讨,研究设计并组织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在课程考核评价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要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考核评价的方式上,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三、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和研制内容(以《成本会计学》为例)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建议和课程考核评价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应说明:(1)本课程在学科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2)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其他课程的关系;(3)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任务应说明:(1)培养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体系;(2)学生应达到的方法和能力目标;(3)学生应达到的科学素养目标。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学、审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培养中、高级会计师不可替代的课程。本课程以《会计学基础》和《财务会计学》课程为前导,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和产品成本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以及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和高效的成本管理,为企业努力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企业成本、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管理理论,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方法及其应用,了解成本会计的其他职能,在此基础上认识成本会计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的特点和学生成长性的需要在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上的约定。一般可按照以下几种课程模式提出具体的设计思路:

1.学科式(分段式)课程模式。在该课程模式下,教学内容的架构设计按知识内容的逻辑关系顺序分段排列。学科式课程模式的特征是:(1)课程逻辑性和系统性强,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课程知识;(2)学科课程多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较易于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3)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列,实践课单独设课自成系统。

2.职业导向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建立在服务领域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所开发的一种课程方案。该课程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一般采用模块式方案,其基本特征是:(1)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2)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3)教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

3.多元整合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将教学内容按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构建,其基本特征是:(1)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服务领域和职业化方向的前提下,将相关技术化的学科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内容的综合化;(2)安排基础知识学习和模块化能力培养的教学进程;(3)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实施能充分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的学习制度,满足学生学习方向个性化的需要。

4.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是在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在该模式下,学生首先需要对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等形成感性认识,并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和技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1)采用该模式要求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要让学生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创造;(3)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运用;(4)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课程标准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理念:

一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力求实现知识与智力、认知与情感、自主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要根据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各类人才的需求,设计不同层类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的不同需要,按专业大类、知识模块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实施分类教学。

二是要体现“扎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能力,侧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专业必备的、与专业学习密切关联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淡化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要关注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技术等现代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更新传授,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扩大知识面;要加强课程教学与经济、社会、技术的联系,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提升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水平。

三是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的教学理念。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式、问题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品质,提高教学效率。

四是推进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应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评价的方法上,要做到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并举,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与其他综合素质测试方法灵活运用。

举例:

《成本会计学》按照基于“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设计思路,将教学内容按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构建:一是依据课程目标确定的服务领域和职业化方向,将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组织形式等相关企业管理及技术化的学科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二是有序安排基础知识学习和“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教学进程;三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实施能充分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的学习制度,满足学生学习方向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设计体现的教学理念:一是强调成本会计基础知识、计算与分析技能、成本管理观念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力求实现知识与智力、认知与情感、自主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二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设计与专业学习密切关联的成本本质、费用分类、成本计算程序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注重成本意识的培养,关注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技术等现代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更新传授,通过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性水平,体现“扎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能力,侧重应用”的教学理念;三是广泛运用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的教学理念;四是实行应用为主、多元评价的教学理念。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教学所应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约定。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是直接影响和制约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以及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前提。

课程目标是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课程目标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从以往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

课程目标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分述。

“课程总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规格在课程上的体现和综合性描述。

“课程具体目标”可从“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核心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动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方面表述:

1.基础目标。基础目标一般按如下字段表述:(1)明确本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意义,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构建课程知识系统;(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做出基本的职业判断。

2.核心目标。核心目标一般按如下字段表述:(1)在课程的教学进程中接受方法论的教育;(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动力目标。动力目标一般按如下字段表述:(1)价值观教育目标;(2)科学精神教育目标;(3)自主学习和创新教育目标。

举例:

课程总目标:

通过《成本会计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中高级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成本核算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初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自觉地探索将成本会计原理和方法运用于职业岗位的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

1.基础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的职业判断,明确成本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加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考核重要意义,构建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方法系统。

2.核心目标。通过在课程的教学进程中接受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动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学生诚信、敬业理念和合作、求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下,应具体陈述本课程应安排的教学内容、各有关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课时安排以及通过各教学内容的学习应达到的教学具体目标。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载体,是规范学生开展本课程学习的、序列分明的学习行为的具体内容。按照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的理念,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回答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开展课程特定内容的教学或训练应达到的行为目标。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一般针对不同学习领域采用不同的陈述方式。(1)“知识与技能”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可采用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如对“知识”的记忆、识别、推断、例举,对“技能”的模拟、再现、临摹、扩展等;(2)“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可采用体验性、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描述学生应有的心理体验,明确学生过程性表现的程度和水平,如学生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的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反应的水平,以及经过教学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持续的行为、形成具有个性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领悟水平。

(五)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手段建议

教学手段是师生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媒体、设备或其他教学条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1)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演示实验手段,将语言、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设课程情景,形成对学习者感官的多元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发掘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体验性功能,为学生了解职业文化、熟悉职业背景、掌握课程实操能力等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思维能力。

(3)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通过“了解一项创新由来”、“查找一个应用案例”、“归纳一种课程方法”、 “探究一项应用缺陷”、 “提出一个创新设想”等课题的研究和学习,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举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成本会计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1)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手段,将企业背景资料等文本案例、成本费用模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管理和工艺流程的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设课程情景,形成对学生感官的多元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模拟实训系统,使学生系统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和技能的实操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体验,为学生了解职业文化、熟悉职业背景、掌握课程实操能力,提高观察、探究和思维能力提供学习平台。

(3)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提出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下成长成才的要求,通过“了解成本计算新方法的由来”、“查找一个成本会计的应用案例”、“归纳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探究一项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势与应用缺陷”、“提出一个创新型的成本核算设想”等课题的研究和学习,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一般是指围绕课程内容形成的典型教学案例、职业背景信息等课程资料。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

举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应做好下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有关成本和费用的动画演示资料;

(2)有关成本核算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3)各类不同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企业的视频、图像资料;

(4)各类不同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企业的文本背景资料;

(5)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操作性练习的教学系统。

(六)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要坚持考核内容的多维化、考核形式的多元化和考核方法的多样化。

1.课程考核和评价不仅要对知识领会和定理原理的运用进行考核,还应注重学生能力评价,将考核知识、考核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评价相结合,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2.坚持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不仅要关注期中、期末的总结性考核,还要运用随机抽查、课堂提问、个别交谈、单元测验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形成性测验。要通过过程测验信息,促使学生自我调整学习状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实行书面考核(含开卷、半开卷和闭卷等形式)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要通过以知识性试题为主的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学习总结、读书心得、调研报告、科技小论文撰写等开卷形式的考核,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建立的知识结构,测试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通过半开卷形式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上;通过现场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督促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素质。

举例:

1.《成本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在形式上实行开卷、半开卷和闭卷考试相结合,在考核方法上坚持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

(2)期中考试采用撰写学习心得、实训总结报告、小论文等开卷考核形式,以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所建立的知识结构,测试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日常考核运用随机抽查、课堂提问、单元测验等形式,促使学生自我调整学习状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策略。

2.课程考核要坚持考核内容的多维化,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应用能力的实际水平,还要评价学生诚信理念和成本管理观念的确立情况。

(1)日常考核的重点一般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核的重点一般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比20%),还要重点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占比80%)。

3.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入总成绩,其中:

期末考试成绩按5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期中考核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日常考核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附件:1.××××课程标准(模板)

      2.课程标准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3.课程标准建设项目结项报告单

 
 
   
数字校园    俯瞰工商     VPN登陆    图书馆藏    内部综合信息网    电子校报    人才招聘    校园文化    党务公开    教学成果     农工党山西工商学院委员会
 
 

Copyright 山西工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龙城校区:太原市坞城南路99号 北格校区:太原市北格镇紫云路36号
全国咨询电话:0351-7965790  7965795  7965792  2933798
(晋)ICP备0500559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5020506 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