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6/7/29 17:28:35   阅读:561次 

应用型课程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二、基本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要依据社情,立足于学情,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应用,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二)示范性原则

以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性原则

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结合学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三、改革目标                                    

通过构建符合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四、改革内容

(一)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产教融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更新考核方式方法

应用型课程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又有利于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开展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过程性考核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升师资素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对课程基本内容的解构与重构能力;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对岗位工作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五)扩充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库、课件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鼓励并支持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并且做到设备完好率与实验实训开出率高。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学校为主导、院(部)为主体、教研室为基础和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的保障机制。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全面指导;教务处在分管校领导的安排下,负责课程教学改革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院(部)负责本单位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日常管理工作;教研室在院(部)统一领导下,制订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开展具体工作;课程负责人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

(二)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应用型课程建设进程,促进应用型课程建设成果转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经校务会研究,决定成立山西工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领导组,负责学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等工作。学校将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课程的评估和指导。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对验收不合格的课程,学校予以通报,并责成限期整改达标。

(三)经费保障

学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教学改革。对于立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建设经费资助;把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课程管理

(一)立项

1.申报: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要组建教学团队集体申报,课程负责人由课程开出单位负责指定。课程负责人负责填写《山西工商学院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立项申报书》。

2.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

3.立项: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正式立项。

(二)建设

1.课程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认真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开展深入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活动。

2.教务处和各院(部)要根据教学进程,实施过程监管。

(1)教学文件(包括授课教师基本信息、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考核方案等)(开课前检查)。

(2)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视频、照片及过程性考核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检查)。

(3)教学效果反馈(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

(三)评估

学期末,学校组织专家根据《山西工商学院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验收,课程负责人应该准备如下资料:

1.自评报告;

2.课程教学改革过程材料;

3.能够反映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其它材料。

七、本方案自2016年8月10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立项申报书

          2.山西工商学院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评估指标体系

 
 
   
数字校园    俯瞰工商     VPN登陆    图书馆藏    内部综合信息网    电子校报    人才招聘    校园文化    党务公开    教学成果     农工党山西工商学院委员会
 
 

Copyright 山西工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龙城校区:太原市坞城南路99号 北格校区:太原市北格镇紫云路36号
全国咨询电话:0351-7965790  7965795  7965792  2933798
(晋)ICP备0500559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5020506 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