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 — 优势专业建设网
 
【应用型人才培养】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应用型课程改革工作安排
文章作者:优势专业专题网   发布时间:2017-3-13   阅读:554次    
 

一、应用型课程改革概况

本学期学前教育学院参与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与社会教育》、《儿童营养学》、《美术》、《幼儿园环境创设》七门课程。分别由刘秀芳、李利娜、贾萌、郭思含、申燕玲、张慧茹、崔小蒙担任任课教师。

二、推进措施

1、强化教研活动

为了保障课程改革质量与效果,我院制定《学前教育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分别对课改的依据、原则、方法、评价、中期检查、期末考核评价验收、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划定和安排,真正把应用型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本学期教研活动分别针对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公开课经验交流总结、项目教学方法、见习主题、课程改革中期检查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讨,同时积极与外聘教师交流经验,相互听课学习,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

2、教学内容改革

我院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文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社会岗位需求、先修及后续课程内容,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各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性知识,合理安排交叉性知识的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撰写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编订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计划每个项目的学时、目标、要求、内容、方法、实训场所以及实施步骤。同时积极按照教务处要求,利用教师正常上课时间合理安排公开课,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充分备课、仔细推敲各教学环节,并进行客观评价。

3、教学方法改革

学院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结合课程特点与社会岗位人才需求,利用案例、视频、情景再现、讨论、项目教学、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方案设计、幼儿园见习观摩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人才培养体现应用性、实践性。

4、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各门课程均安排4—8人的学生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利于相互取长补短、团队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小组式学习并不能够代替班级整体同步的理论学习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统一给出反馈指导、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效果是验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我院参与课程改革的课程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动态式评价方式。同时统一成绩比例,即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40%:10%:50%,平时成绩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与设计思路灵活安排,例如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作品/实训报告成绩、见习报告等方面。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可以采用实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6、完善教学资料

学期初我院召开应用型课程改革推进会,要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从思想上积极重视,从行动上认真落实。按照教务处要求,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课改实施方案、授课计划等文本资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依据。同时提前设计课改记分册模板、学院实训报告模板、见习方案、课程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统计表、实训课程表、分别设计学生使用与教师使用的项目教学评分表模板,同时鼓励各位教师根据各门课程及各个项目特点,灵活制定评分标准,确保项目评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各项目开展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记录,例如学生作品照片、学生学习讨论情景、见习观摩记录、实训报告、评分标准、评分表等作为课程改革的资料留存。

                学前教育学院

                                                                                                                                                                             2017313
 
 
 
 
Copyright 2005 - 2012 山西工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山西省太原市坞城南路99号(山西大学南3000米)全国咨询电话:0351-7965790 7965795 7965829
(晋)ICP备05005595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646号